源起基金重点

锂资源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金属”,被称为“白色石油”和“工业味精”。锂矿经冶炼加工后可制得多种锂盐产品,传统上广泛应用于玻陶、润滑等领域。

作为最轻的金属,锂在金属中比容量最高、得失电子能力强,因此锂又是电池的理想材料。如今全球电动化浪潮为锂撑起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锂产业已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新兴朝阳产业。

产业链组成

锂行业细分子产业链众多。

在锂产业链中,上游主要是锂矿的开采,目前主要通过锂矿石和盐湖卤水提锂;中游主要是锂盐产品的生产,初级加工阶段的产品主要包括碳酸锂(最基础锂盐)、氢氧化锂、氯化锂等一次锂盐;进一步加工可制取丁基锂、金属锂等二次或多次锂产品,其中碳酸锂和氢氧化锂按照纯度与化学指标也可以分为工业级和电池级,分别用于工业领域和电池领域;锂下游分布广泛,主要应用于电池、陶瓷、玻璃、合金、润滑剂、医药、航天及军工等领域。

图|锂产业链,源起基金整理

资源概况

一、资源储备情况

1、从分种类看:盐湖为储量主体,矿石为供应主体。从存在形式上看,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有盐湖卤水和伟晶岩两种形式存在,其中封闭盆地卤水占比58%,伟晶岩占比26%。供应上,全球锂资源以澳洲矿石提取为主,年西澳锂辉石与中国锂辉石/锂云母供应锂合计占比约达为59%。

图|全球锂资源存在形式占比,源起基金整理

2、从细分种类看:伟晶岩型品位较优且工艺成熟。花岗岩伟晶岩型主要包括锂辉石和锂云母,目前市场生产碳酸锂主要使用锂辉石,其工艺已较为成熟;锂云母则更适合用于生产玻璃陶瓷。与锂辉石相比,锂云母主要区别在于:1)锂云母精矿中Li2O含量通常为2.0-3.5%,低于锂辉石精矿的5.0-6.0%;2)锂云母成分复杂导致提炼难度大,提锂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长石粉、钽铌锡精矿、铷、铯等副产品。

图|左一:锂辉石,右一:锂云母(来源:公共网络)

黏土型品位较差但采矿成本低。相较锂辉石,黏土型品位仅0.4%远低于花岗伟晶岩型(1.5%-4%),其主要优势在于便于开采、低剥采比且无需爆破,因此在前端采矿环节成本较低。当前挑战在于黏土提锂未有商业化的先例,面临一定的工艺壁垒、回收率、品质等问题,在当前高涨的锂需求下一些锂黏土提锂项目已进入可研阶段。

湖相沉积型目前难以有效利用。湖相沉积岩型锂矿一般指产于沉积岩中的、尚不具备独立工业开采具有市场竞争价值的锂矿床。湖相沉积岩型通常锂含量不高、赋存状态不清楚或者往往没有独立矿物而是赋存在黏土矿物晶格中,难以经济有效地开发利用,但由于其资源总量非常大而引起了重视。

盐湖型趋于成熟具有战略意义。盐湖卤水型通常指锂离子浓度达到一定可提取标准的盐湖资源,目前商业化的盐湖大多数为南美易于开发的低镁锂比盐湖,而针对我国高镁锂比盐湖的提取技术正趋于成熟,未来可提取盐湖的类型及范围将不断扩大。全球的富锂盐湖大多存在于湖相沉积的封闭盆地中,以大陆型盐湖为主,近年来地热型及气田型盐湖也在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squjiang.net/lsgs/942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