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教育立身之道

再深看了那妇人一眼,我拉起她孩子的手,对他说:“走,我们赶着黄昏以前再进城去,这一回,你可不能弄错了,那些穿球鞋的游客,不必上去抱住脚了。”

——三毛

周六一早醒来,收到远方朋友的留言——“我准备继续读书了”。一时间,心中感慨万千。要知道,人一旦离了学校这样的环境,再投身回去是需要极大的勇气。二十五六岁的年纪,绝非十七八岁的心境,担得起着肆意潇洒。其中的利弊,朋友定是经过挣扎做出的决定。

辗转反复,时不时就会想到学习这件事,我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三毛在《擦鞋童》中记述的一件往事给了我启发。立身之道、明辨是非和修身养性或许是最好的回答。

三毛的足迹也曾留下于玻利维亚的首都拉巴斯。在这个亚热带山地气候的南美内陆城市里,三毛和一位擦鞋童以及她的妈妈相遇了。提着小木箱讨生活的男孩死死抱住三毛的腿不放,嚷着要给三毛擦鞋。如果三毛当时脚穿一双皮鞋,我想她也就心生擦鞋便擦鞋的念头过去了,也就不会有后续的故事了。可惜,三毛穿的却是一双球鞋,擦鞋是一件无意义的事。更何况,是一块美金的高价。多番提示和拒绝依旧无法让男孩放弃。僵持不下时,男孩突然振奋的对三毛说等一下他,便转身入了人潮。

再回来时,他给三毛带了一个可以开合的小盒子。一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三个人正在观看一位斗牛士斗牛。可想而知,酷爱新奇玩意的三毛自然被深深吸引了。不过,三毛怎么会同一个小孩交易呢?随着男孩的引路,他们一起来到了男孩很高斜坡上的家,见到了男孩的母亲。母亲是淳朴的,为着男孩缠着三毛擦鞋的行为抱歉,也羞涩的回应了这盒子是要售卖的。憨厚的母亲也说不出价钱多少,感性的三毛一见这场景,熟悉的温柔扑面而来,一伸手将口袋中的票子塞给了她。拉着男孩的手往城中走去。

读时,我想,三毛如果想摆脱这种情境,其实无需给男孩回应或者离开或者答应了擦鞋也就不了了之了。可是,三毛却选择了停下来,听男孩说的,在等男孩中途离开又回来,甚至同不相识的男孩走了那么远的路一探究竟。明白了来龙去脉,三毛反而也不讲价,大大方方的塞了一把票子。这样看来,三毛似乎前后是矛盾的,前面理性,后面感性。

然而非也。三毛在怎么结尾说道:“走,我们赶着黄昏以前再进城去,这一回,你可不能弄错了,那些穿球鞋的游客,不必上去抱住脚了。”我才明白,原来一面之缘,三毛也想给为生活奔波的孩子给以方向。最好的教育方法,绝非说教,男孩在这一番拉扯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三毛的那番话无非是最后的指点迷津——先立身,再谋生。知是非,养德行。

福利来啦!

推广活动预告大放送!

精致可爱的小骆驼卡通胶带

送!送!送!

方式一:参加抽奖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squjiang.net/lszz/904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