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金融界伍超明A股创年内新高本轮

彭洋简介 http://m.39.net/pf/a_9213495.html
嘉宾简介伍超明,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学博士后。现担任财信国际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在国内经济学顶级核心期刊《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多次获得央行重点课题一等奖,曾获“南开大学十大杰出人才”称号。主要观点经济、金融环境共同推动A股大涨中国股市的上涨较美国更健康,支撑力更强未来价值投资会成为我国股市的常态市场追逐“确定性溢价”的板块,看好科技、5G、医药本轮为结构性行情,要警惕过度上涨后的风险经济结构转型势必依靠资本市场,股市面临重大机遇除了打击造假,还应加强投资者教育全球经济复苏充满不确定性,我国经济要扩大内需在未来,世界经济格局是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相互交织的局面经济、金融环境共同推动A股大涨金融界:有分析师指出“这一轮牛市在经济环境是中找不到的,但在金融逻辑中能找到”,您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您认为本轮大涨的原因是什么?伍超明:牛市突然来临,市场上确实有声音在找大涨的原因。从我自己的判断来看,这一轮牛市金融逻辑的原因更多,但也有一些经济环境的原因。具体来看,本轮A股大涨核心驱动力有四方面:一是资金面整体的宽松。今年货币供应量M2整体增速大幅高于名义GDP增速,这意味着满足实体经济增长的流动性需求之后,剩余的流动性相对宽裕,那么根据以往的历史经验,金融资产上涨的概率比较大。二是居民和外资机构增量资金进入市场的意愿较强。随着国内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居民存款搬家进入股市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另外,疫情发生后,中国经济增长韧性明显好于全球其它大经济体。根据国际预测,今年中国可能是唯一能够保持正增长的大经济体国家。同时,中国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在提速,外资机构也在跑步进入,参与A股市场投资。三是政策层面。为了提高金融服务,增强实体经济的适配性,支持新经济发展、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以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为代表的资本市场建设明显提速了,A股扩容与国内新旧动能提速形成同频共振。这有利提振市场信心和投资者风险偏好。以上三点主要来自金融逻辑层面,那么除此之外,这一轮牛市也有经济层面的原因。具体来看,首先疫情之后,国内经济是逐渐环比改善。我们预计二季度的GDP增长会转正,与海外发达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增速恢复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这也是推动近期市场上涨的重要原因。第二,从结构来看,经济结构新旧动能结构在加速转化。比如,高技术产业恢复明显加快了,-5月份国内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速增加了3.%,比同期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了6%。因此从结构层面来看,经济环境也有牛市基因。总来看,这次股市行情上涨,既有金融层面的逻辑,也有经济层面的逻辑。中国股市的上涨较美国更健康,支撑力更强金融界:我们看到近期美股的行情也是不错的,那么中美上涨的原因有什么区别?

伍超明:主要有三方面的不同。第一,经济基本面不同。中国经济增速韧性远远强于美国,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月份最新的全球宏观报告,今年中、美国的GDP增速分别是%和-8%,中国经济增速比美国高9%;展望明年,年中国的GDP增速预测是8.%,美国是4.5%,那么明年中国经济增速也要比美国高3.6%,所以从基本面角度来看,中美市场的上涨,中国的基本面支撑力量更强,地基更牢固。

第二,宏观流动性不同。美国投放的货币明显比中国多,疫情发生以来,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由2月的4.2万亿美元,最高时扩张到7.2万亿美元,扩表规模已经超过了年金融危机期间的2倍,美联储扩表的幅度非常大。而同期中国央行明显更为克制,疫情发生后,降息30个BP、降准2次,从降准和降息的力度来看,远远低于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还保持货币政策常态化的国家,我们的货币政策保留了较大的政策空间。第三,政策层面或者说是市场环境层面的不同。目前,A股的估值优势非常明显,从发展阶段来看,A股市场处于扩容期、成长期,政策推动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大。相比之下,美国市场的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纳斯达克指数已经创了新高,估值水平进一步提高,存在较大的泡沫。从成长空间、政策层面和资本市场发展来看,中国A股的支撑性更强。

所以从经济面、流动性层面,政策层面和资本市场发展建设层面来看,中国国内股市占优,相较美国股市而言更为健康,这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未来价值投资会成为我国股市的常态金融界:昨天(7月6日)的行情是以上证50、沪深为首的龙头权重表现非常突出,有人评论说出现了结构分化。今天(7月7日)这种趋势似乎发生转变,中小创开始大幅上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比较关心的这个市场风格是否会全面切换?

伍超明:确实这两天市场变化目不暇接。背后的原因,不要只看一两天,从较长时间来看,有一个重要因素——龙头企业的业绩表现明显优于其它标的。

近年来,国内经济增速换档的特征比较明显。GDP增速由年一季度的7%降到了年末的6%,整个蛋糕总量的增速放缓导致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分蛋糕的过程中,无论是盈利能力还是融资成本等各方面,龙头企业更具优势,市场份额提升较快,业绩的确定性也更高,资本市场给予龙头企业的估值溢价也更高。相比之下,中小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此外,年以来,中小微企业发生了一些事情,比如遭遇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摩擦升温、疫情,三波冲击对中小微企业来说是能否存活的考验,业绩的压力逐步加大。这种结构性分化,短期来看难以改变,中长期来看,根据发达经济体的成熟金融市场的经验,未来个股表现会继续分化。这意味着强者恒强,未来业绩不好的、成长性差的、管理有问题的,所谓的垃圾股会越来越无人问津,这会成为一种常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制度的完善,价值投资会回归常态化。

市场追逐“确定性溢价”的板块,看好科技、5G、医药金融界:昨天(7月6日)也看到银行券商板块全面爆发,36只银行股里面有23家都涨停了,但是它们今天的表现不是特别好,前段时间医药股在回调,今天(7月7日)又涨了起来。那么主要逻辑是什么?未来看好哪些板块和行业,看好原因是什么?

伍超明:整体来看,今年以来A股的结构性行情有一个突出特征,市场在追逐确定性溢价。我们前面提到的龙头权重股表现更佳,从行业来看,食品、饮料、医药、高科技板块的确定性比较强,所以上半年涨幅相对靠前,未来这一趋势可能有望得到强化。

未来看好的行业和板块,还是要遵循“寻找确定性溢价”的思路。所以从短期来看,相对看好基建发力的、可选消费,业绩改善会带来修复性的机会,因此下半年这些板块的业绩确定性是比较高的,并且这些板块当前估值相对低位。

中长期来看,我们还是应该遵循我国国情,结合中国的发展阶段看会更清晰、更明白。当前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企业会主导中国的经济发展,新基建和民生改善的领域和赛道空间足够大,而且也会受到政策的扶持。板块相对看好科技、5G、医药,这些板块都有比较大的特点,增长的确定性特征蛮明显,所以它们具有长期配置价值。短期市场有波动是正常的。

本轮为结构性行情,要警惕过度上涨后的风险金融界:长期来看,股民最好奇的是这轮上涨能持续多久,能涨多少,我们到底应该什么时候下车?伍超明:这个问题是非常复杂的,要根据个人能力和经验,做出综合性判断。我强调一点,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做。入市有风险,收益和风险相匹配,收益高风险也高,所以股票市场的博弈还是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分析一下这轮行情能持续多久。首先,目前我们面临经济基本面的改善。其次,资本市场改革政策力度在加大。第三,增量资金,国内居民储蓄搬家,海外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力度加大后也不断进入。在多层因素的叠加下,A股市场出现积极变化,投资者看涨情绪浓厚。整体上来看,我们认为本轮行情仍然属于结构性行情。

中国经济结构在加速调整,这个过程中有些确定性行业会带来些确定性机会,这属于结构性机会。我们在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动力系统在转化,有动力被淘汰,新动力涌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至肯定是结构性牛市。

再者,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不要以为这轮行情跟过去不一样,一旦市场过度疯狂,风险也会随之而来。建议投资者还是要做好功课,认真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真正分享到好公司成长的红利。同时,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士去做,收益和风险达到最佳平衡。

经济结构转型势必依靠资本市场,股市面临重大机遇金融界:网上说近20年来,有过两次全面牛市,分别是07年和5年,这两轮牛市都有一个原因,基本面是极其宽松的,但有一点不同,07年是业绩牛,5年是政策牛,有人认为07年是真牛,5年是水牛。你认为真牛和水牛有什么差别,这一次上涨是什么牛?

伍超明:真牛和水牛是市场上通俗易懂的说法,真牛是有业绩支撑的,水牛更多是流动性支撑。07年牛市行情和5年的行情确实存在一些不同,07年资本市场股权改革,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国内经济基本面不错。股权分制改革是05年4月份启动的,07年改革红利释放。另外,07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非常好,我这里有个统计数据跟大家分享下,05年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速是%,而06、07年增速则提高到42.3%和43.4%,所以说07年是业绩牛。从宏观来看,05-07年中国经济处于上行的周期,07年实际GDP增速达到3.9%,当时创了年以来的新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宏观经济的增长,还有政策方面的股权分的制改革红利结合,推动了07年那波牛市的行情。再看5年那波牛市,相对而言,实体经济支撑弱一点,4年当时上市公司的利润增速是4.5%,5年上市公司利润下降了8.3%。另外,5年GDP增速6.9%,跌破了7%心理的关口,宏观经济环境确实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投资者关心这轮市场表现,到底是什么牛。刚才我前面也讲到了,这轮的股票市场上涨是结构性行情,再说得乐观一点,是结构性牛市行情。为什么做出这种判断?

主要两个大背景,从中短期来看,这轮股市的行情驱动力主要是金融层面的制度改革,整个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力度在加大,存在制度性红利,这是毋庸置疑的。第二,从经济基本面来看,中国的疫情复苏跟其他发达国家相比,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所以我们的边际复苏韧性非常强。另外,新旧动能的转化确实在加速。有些数据我跟各位投资者分享一下,是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squjiang.net/lszz/78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