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守军拉丁美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文员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5546.html

崔守军

人大国发院研究员

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拉丁美洲与加勒比海地区(以下简称“拉美”)在中国整体外交布局中的地位日益提升。近年来,中拉国家元首互访频繁,中拉关系驶入“快车道”。中拉关系的持续升温和中国学界对地区国别研究的愈益重视,共同推动了中国拉美研究的积极快速发展。

一般而言,国际关系研究和地区国别研究是国际问题研究的两大有机部分,犹如“一体两翼”。前者是在综合各类地区现象共性特征的基础上致力于揭示一般性、普遍性规律;后者则致力于区域国家的地方性、精细化和个别性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地区规律,为国家制定更为精确的对外战略提供现实指导。

在新的起点上,加强拉美的地区国别研究,既有利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国际问题研究体系,又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与拉美战略对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新的形势下,检视当前拉美地区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有助于提升中国拉美研究的规模、层次和质量。

加强“自下而上”研究路径

当前,高校和智库中的拉美研究机构在数量上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第一所专门从事拉美地区研究的机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全国高校和智库内专门从事拉美研究的机构凤毛麟角。出于服务于中国总体外交的需要,年中国教育部发起“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项目,各高校普遍加大了对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视程度,拉美研究也随之迎来“春天”。年“中国—拉共体论坛”首届峰会的召开,标志着中拉整体合作顺利起航,进一步推动高校发展拉美研究的热忱。目前,中国高校已有60个拉美研究中心,在数量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然而,除了当前“自上而下”的官方推动路径之外,拉美研究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研究动员机制。加强拉美研究,高校层面应充分激发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在论文发表和考评机制上对地区国别研究予以适当变通。一方面,一些研究中心没有严肃的学术出版物,一些学术活动成果难以“落地”。另一方面,在有实力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的机构中,尚缺乏有力的学术期刊等成果发表平台。

加强国别研究能力

拉美领土面积逾万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近6亿,有33个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为集中的大陆之一。拉美各国国情千差万别,既有巴西、墨西哥这样人口过亿的新兴大国,也有加勒比海地区人口不足百万的“弹丸岛国”。当前,学界对地区宏观性、一般性议题研究较为深入,如拉美地区一体化、左右翼政党执政周期、区位投资优势、“中等收入陷阱”、资源民族主义、基础设施瓶颈等议题;但对地区中观和微观层面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ctsqujiang.net/lssc/86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