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矿区是驰宏香港矿业子公司亚马逊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点矿区,上一次去的时候是陪同央视《新春走基层》栏目组进行采访,那时还在米的老营区,所有的住宿条件都只限于两个集装箱和几顶帐篷,而中国人都住在帐篷里。这里昼夜温差极大,寒风凛冽,植被已经稀少,晚上睡觉是不可能脱得下衣服的,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立在悬崖上用铁皮隔出的厕所。
时隔一年,现在已经搬至了米的新营地。车辆行驶至矿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六个集装箱和洗漱区围成的“四合院”,立刻给在外漂泊的中国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洗漱区是混凝土结构,厕所洗浴分开,悬挂了标识,实现了自动给排水。“四合院”里的地面铺满了河流石,使得在雨量骤增的雨季也能保证地面的稳固和防滑。在集装箱的背后,是自建的两座蔬菜大棚,仓库,会议室,办公室,食堂和油库,地势依次降低。
与之前没电没网络的营地比起来这里可算是“天堂”了,有了稳定供电,虽然网络信号断断续续但还不至于与世隔绝。办公室、会议室修建地标准、整洁,厨房虽算不上一尘不染但也是干净有序,对于在矿区干技术的一帮大男人来说,也已经是实属不易。
最最需要说的,非自建大棚莫属了。因饮食习惯差异,中国常见的蔬菜在玻利维亚是没有的,有些即使有价格也非常昂贵。蔬菜大棚建好后,中国带来的种子在维多利亚矿区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丰硕的成果不仅满足了矿区人员的生活需求,还可以为拉巴斯办公室提供蔬菜供给,更为公司大成本的思想理念付诸了因地制宜的实践。
此次中方管理人员按照社区工作计划,从拉巴斯带礼物来看望社区村民。他们与村民一同坐在小院中聊家常,谈工作,叙生活,拉近了两民族间的距离,并尽可能地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困难,带去了公司对他们的关怀和慰问。中方管理人员的到来也给村民带来了欣慰与感动,他们表示继续全力支持公司工作,同时也是支持本地区的发展。最后一个小细节不禁让我浮想了很多:因社区生活贫困,交通不便,村民用过的液化气罐就放在矿区出去的路上,这样矿区有车出去时就帮助他们换好了带回来放在原地,每个家庭再去拿回自己家的气罐,把换气的钱送去营地。矿区与村民的关系是那样的和谐、融洽,而在一年多以前,他们还曾经反对公司的进入。这也是我们为社区工作付出的辛勤努力和可喜成果的最佳佐证。
在我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因为整天的大雨,收集到的生活用水像泥巴水一样混着,热水器也出了故障,在大雨夜里备感无奈和寒冷。虽然我明天就可以回到首都拉巴斯了,可我的同事们还要继续奋战在这南美的一线上,为开拓公司南美利益支撑点,增储国家战略资源而勇往直前,不懈努力。他们是高原上的百合花,是最可爱可敬的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