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气候
春末夏初的五月,温度适宜,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五月多肉状态
“夏型种”多肉植物普遍到了生长旺季,像仙人掌科的龙王球、白檀、金龙、美花角等很多种类都在这个月开花;
春秋季节生长的景天科的石莲花、黑法师、筒叶花月、落日之雁;芦荟科的卧牛、恐龙、某些品种的寿等“中间型”多肉植物也都生长旺盛;
番杏科的生石花、灯泡、春桃玉、绫耀玉、安珍;景天科的信东尼、月光、雪莲、东云等,薯蓣科的南非龟甲龙;
风信子科的块根寿、鳞芹、弹簧草、宽叶弹簧草、佛座箍等“冬型种”多肉植物则由于温度的升高而生长缓慢,在气温较高南方地区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本月多肉植物的管理要根据不同的种类进行。
浇水
对于正处于生长期的品种应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盆土积水,以仿造成烂根,但也不能过于干燥,否则盆土长期干旱缺水,植株虽不会死亡,但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叶片皱缩,无光彩,严重影响观赏,浇水时一定要浇透,最好水能顺着花盆底下的排水孔流出,这样可冲洗掉土壤中的盐分,避免其粘附在根系上,影响植株生长,严重时还会造成烂根。
对于即将休眠的生石花、帝玉、雪莲、东云、万象、玉扇等“冬型种”多肉植物,植株生长虽没有完全停止,但非常缓慢,所需要的水分不多,所以就要适当控制浇水,保持盆土半干即可。
芦荟科瓦苇属植物和某些品种的仙人掌类植物对空气湿度有一定的要求,在气候干燥时注意向植株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色泽清新润泽。
施肥
新栽的植株一个月内不要施肥,长势较弱的植株也不要施肥。对于大多数多肉植物来说可每半月施一次肥,生长缓慢的品种也可每月施一次,有些生长极为缓慢的品种甚至可不施肥。施肥前几天不要浇水,等盆土基本干燥后,先在头天松松土,再在第二天施肥,以利于植物根部的吸收。除叶仙人掌等个别品种外,大多数多肉植物根部的渗透压都很低,肥液的浓度一定不要过高。肥料的种类应视植物的品种和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异。一般小苗期、叶多肉类且呈绿色的植物氮肥施用量可稍多一些,而处于花芽分化期和开花结果期以及植株呈球状、柱状,叶色为红、黄或其它非绿色的品种应多施磷钾肥,茎干状多肉植物则要多施钾肥。所用的有机肥可选择加水发酵的豆饼、芝麻饼以及鸡、鸽粪、骨粉等,无论何种肥都要充分腐熟,并加水稀释后才能使用。无机肥中的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等和市场上出售的各种复合肥、家庭养花专用肥也可在植株生长旺盛时使用,但浓度要低,次数要少,否则会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株生长,反而得不偿失。未经腐熟的蛋壳、豆浆、鲜牛奶等以及含盐分的肉汤、骨头则不可使用。施肥时注意不要把肥液溅到植株上。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腐熟成肥虽然别有一种自己动手的乐趣,但相对来说也比较麻烦,控制的尺度上也需要谨慎。也可以选择一些缓释肥,可放在盆土表面,缓慢地释放养分,供植株吸收。
正在生长的“夏型种”多肉植物可根据品种的不同进行施肥;即将休眠的“冬型种”则要停止施肥。即便是同一类型的多肉植物也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植株个体的差异选择施肥与否,总之,生长快的植株多施肥,生长缓慢的则要少施肥,甚至不施肥。
本月还可对“夏型种”多肉植物继续换盆,并进行分株繁殖、扦插、嫁接、播种繁殖。对于某些开花的植仙人掌科植物株还可人工授粉,进行育种。
本月气候适宜,害虫也开始活跃,应注意防治,并改善栽培环境的通风条件,防止因感染病菌而使植株产生不正常的黄斑、黑斑、褐斑以及其它生理性病害,若发现应及时喷洒杀菌药物防治,以免扩大感染范围。
END
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爱生活,爱养花,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