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白癜风患者解除病痛 https://m-mip.39.net/pf/mipso_5777849.html
别名:颅骢。
1、颅息。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息,停息也。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如风停气止之状,故名。
2、颅骢。颅,头盖骨也、肾主之水也,此指天部的冷降水气。骢,同囟,囟为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各骨间的膜质部,亦即间隙也。颅骢名意指天部的水湿之气在本穴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理同颅息名解。
穴义: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此收引冷降。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
运行规律:散热冷降后下传瘈脉穴。
功能作用:清热降浊。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颅息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颅息穴位于头部,当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缓解治疗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等。
1、颅息穴配风池穴、太阳穴、天冲穴、脑空穴缓解治疗偏头痛、头风病;
2、颅息穴配太冲穴缓解治疗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瘈疭。
颅息穴平刺0.2-0.5寸。
颅息穴艾条灸5-10分钟,颅息穴艾炷灸3-5壮。
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大神经的吻合支。
头痛、耳鸣、耳痛、小儿惊痫,呕吐涎沫。